神奇非遗鸟哨,带孩子们走进大自然

2018-05-18 来源:爱上公益

  鸟哨是“我要学非遗”中,最特别的课程之一,老师是鸟哨技艺上海市传承人金伟国。

  2007年,“鸟哨”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。每天,当上海浸没在车水马龙中时,它的东北角却隐藏着一处百鸟争鸣的世外桃源——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。作为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集散地,东滩湿地记录的鸟类达312种,迁徙水鸟有上百万只。

  一些科学家一直为研究和保护东滩的鸟类而风餐露宿,在这些鸟类守护者中,有一位与众不同的人经常出现在其中,他就是深谙“鸟哨”技艺的金伟国。他的工作是帮助科学家们捕获指定的鸟类。在鸟途径之处,金伟国会先用一张大网设下陷阱,网下放置几只鸟的模型,鸟哨响起,看准时机拉下机关,网中一定会有收获,而捕获的鸟却毫发未损。不要说人类去辨别真伪,就是机智的鸟儿也会把它当做同伴的召唤。

  那神奇的鸟哨也是金伟国自制的,材料和方法都很简单,只需一根拇指粗的竹节,刀削,线捆,短短十分钟,你就会听到它发出鲜活的声音。

  金伟国的鸟哨已经在东滩鸟类保护和研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,多国科学家都曾遇到被金伟国捕获之后带上脚环的鸟类研究对象。然而更让人想不到的是,护鸟人金伟国曾经的身份其实是“猎鸟人”。上个世纪,迫于生计,他得父亲传授,以候鸟为师,掌握了几十种鸟语,“骗”得鸟儿成了人们桌上的盘中餐。上世纪末,为了恢复和保护东滩湿地的生态环境,这里建立了鸟类自然保护区,金伟国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自己的“猎户”身份,从一名捕鸟人变成护鸟人,而鸟哨也被赋予了保护鸟类这一新的使命。2007年,“鸟哨”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。城市仍然喧嚣热闹,滩涂依旧嘤嘤成韵,这也许就是人和自然合奏的最美乐章吧!

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